冬季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预防与治疗
猪传染性胃肠炎是一种高度接触性、传染性的肠道疾病,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一种疾病,本病于1946年首次发生于美国。以腹泻、呕吐、失水为主要发病特征。
1流行病学
流行病猪和带毒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,病毒从病猪和带毒猪粪便、呕吐物、乳汁、鼻分泌物以及呼出的气体中排出。以污染的饲料、饮水、空气、土壤、用具等媒介,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染,本病流行有3种形式:①流行性:从地域上看本病多见于新疫区,从季节上看本病常见于气温寒冷的冬春季节,尤以10日龄内猪死亡率最高。②地方性流行:该病毒和易感猪在一个猪场持续存在,这是由于经常有新仔猪出生而不断增加易感性。③周期性地方流行:在本病流行间隙期间,病毒隐存于大猪肺部成为传染源,又可使猪群重新感染。季节性明显,每年12月至次年4月发病最多。带毒排毒2~8周,最长达100d。
2发病特征
2.1潜伏期一般为17h左右,有时可达2~3d。本病传播快,可在数日内蔓延全群。仔猪发病突然,首先是呕吐,继而发生频繁的水样腹泻,粪便、绿色或白色,有时带血,有恶臭或腥臭味,常夹有未消化的凝乳块,口渴、脱水,日龄越小,病程越短,病死率越高。10日龄以内的仔猪大都于1周内内死亡。幼猪、肥猪和母猪症状轻重不一,常有数天食欲不振,个别猪呕吐、呈喷射状水样腹泻,粪便呈灰色或褐色,5~8d腹泻停止至康复,极少死亡。由于哺乳母猪与仔猪密切接触,会导致反复感染,体温升高、泌乳停止、呕吐、食欲不振和腹泻等。
2.2病理变化。尸体脱水明显,小肠气性膨胀,肠管扩张,内容物稀薄,呈、灰白色或黄绿色泡沫状液体,肠壁变薄有透明感,小肠粘膜绒毛萎缩充血;病猪尸体剖检可见仔猪脱水明显,尸体消瘦;胃内充满凝乳块,胃底粘膜轻度充血,10%有溃疡,靠近幽门处有较大坏死区;脾肿大,肠系膜淋巴结肿胀,膀胱出血,肾包囊下有出血,心肌软,灰白色,有的仔猪有并发性肺炎病变。
3综合防制措施
3.1不从疫区或病猪场引进猪只,饲养户和养殖场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,以免传入本病。本病发生时应立即隔离病猪,用碱性消毒药对猪舍、场地、通道以及其他接触物进行严格消毒,限制人员和动物的出入。尚未发病的怀孕母猪、哺乳母猪及其仔猪隔离饲养。
3.2加强免疫。最好注射猪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苗。
3.3药物治疗。氯化钠3.5g、葡萄糖20g、氯化钾1.5g、碳酸氢钠2.5g加水1000ml,配成口服液,让其自饮。
3.4对症治疗。对呕吐的仔猪每头肌肉注射B1注射液2~5ml,每日2次,连注2d;对耳、鼻、四肢下部青紫者,肌肉注射抗菌药物,每日2次,连注2d;对不吃不喝而脱水的仔猪,及时灌服葡萄糖、氯化钠水溶液,补充体液,每次2m1,每日5次,痊愈为止。
4用药方案
4.1止痢金针注射液配合高效仔猪急救针注射液。0.1~0.2ml/kg体重,肌肉注射,1~2次/日,连用2~3d。
4.2方通强毒灵注射液。0.1~0.2m1/kg体重,肌肉注射,每天2次,连用2d。可选交巢穴注射,疗效更佳。
4.3方通精典注射液。0.1~0.2m1/kg体重,肌肉注射,配合特效猪痢停散:每80kg猪用15g拌料喂服或搅拌于水中饮用,1d2次,连用2~3d。
4.4方通速溶电解胺基。每包(150g)兑水150~300kg,连用5d为一疗程,严重脱水者同时应输5%碳酸氢钠和糖盐水,纠正酸中毒。